
丞相制度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。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国君处理政务,随着历史的发展,丞相的职称发生了变化,但其职能始终没有改变。丞相的存在使得国君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,但也正因如此,随着时间推移,丞相和皇帝之间逐渐产生了权力斗争在线配资官网,这导致了不少争议和冲突。
明朝初期,朱元璋为了加强自己的皇权,废除了丞相制度。最后一任丞相胡惟庸的行为非常过分,加上朱元璋希望减少权力分散的风险,所以他决定废除丞相制度,并命令后来的皇帝们不要再设立丞相这一职务。
胡惟庸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老战友,同时他和李善长是老乡。由于李善长的推荐,朱元璋对胡惟庸十分信任。那个时候,社会动荡不安,许多人生活困苦,胡惟庸能够投奔朱元璋,朱元璋自然非常欢迎。胡惟庸在朱元璋身边也表现得非常忠诚,勤勉工作。除了这些,胡惟庸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——小心谨慎,这正好符合朱元璋对人才的要求。
展开剩余72%朱元璋出身贫寒,手中兵力有限,因此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,他非常注重稳妥小心。打下江山后,朱元璋对百姓相当宽厚,因为他了解民众的艰辛,但对于官员则非常严苛。如果要说哪个时期的官员最不好做,那就是明朝朱元璋时期了。朱元璋眼中绝不容忍坏官员的存在,每当发现有不称职的官员,他都会严格查办,态度是宁可错过一个,也不放过一个。
然而,明朝官员的薪资普遍偏低,许多官员收入微薄,甚至连家人都养不活。明朝后期的名臣于谦,就是一个典型例子。当他家被抄时,除了皇帝赏赐的几样东西外,家里几乎什么也没有。
胡惟庸从李善长的推荐开始,逐步进入仕途。经过几年在右丞相的位置上积累经验后,朱元璋任命他为左丞相,使得他位高权重。掌握了如此大的权力后,胡惟庸开始表现得有些傲慢自大。那时,左丞相的位置原本没有人担任,朱元璋非常信任胡惟庸,所以他就一直掌控着这个职务,许多大事都由他一人做主。他还会私下审阅各地上报给朱元璋的奏折,若有对自己不利的内容,便会直接丢掉。
胡惟庸的行为逐渐变得过分,尤其是在刘伯温生病时,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医生去探望,结果胡惟庸竟然在刘伯温的食物中下毒,导致刘伯温死亡。刘伯温死后,朝廷实际上已基本被胡惟庸控制,他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权力的巅峰,而李善长年老,无法再干预朝政。
有一天,胡惟庸听到家中祖坟夜晚冒出火光的消息,他愉快地认为这是一个吉兆,心中开始萌生了造反的念头。于是,他用重金收买了大量官员,这在当时的明朝很容易做到,因为官员的薪水极低,许多人生活困苦。胡惟庸的结党行为最终引起了朱元璋的警觉,他得知胡惟庸拦截进贡使臣而未报告朱元璋后,大发雷霆,决定彻查此事,结果揭露出不少官员的罪行。
第二年,有人告发胡惟庸谋反,胡惟庸因此被捕入狱。然而,胡惟庸的失败还与一件事有关,那就是他儿子的死。胡惟庸的儿子曾在街上乘马车时命令车夫疾驰,不料发生意外,儿子从车上摔下来致死。胡惟庸不但没有安抚家人,反而将车夫抓住,残忍地打死了他。这个事件引起了更大的风波,当朱元璋得知后,他愤怒至极,命令胡惟庸偿命。胡惟庸试图用银两赔偿车夫家属,但朱元璋并不接受。
胡惟庸知道自己已得罪了朱元璋,且朱元璋已下定决心要杀他,于是他匆忙准备起义。但由于准备不充分,且同伙也觉得成功希望渺茫,最终有人将胡惟庸的阴谋告发。胡惟庸被捕并最终被杀,而朱元璋也因为胡惟庸的所作所为,彻底废除了丞相制度。
不过,明朝后期又设立了内阁在线配资官网,内阁首辅的职务与丞相类似。胡惟庸的所作所为是否过分,值得人们深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佳成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